一、导电性和非导磁性。通过电磁流量计的工作原理可知电极上要产生感应电动势,首先电极必须是导体,因此电极必须具 有非常好的导电性能。另外,电极处于工作磁场中,为防止磁力线在电极上集中,电极材料必须是非导磁的。
二、耐腐蚀性 在电磁流量计工作的过程中,电磁传感器部分只有电极与被测介质相接触,因此电极材料的耐腐蚀性能是选择电极材料的重要因素。
电极的耐腐蚀性能对测试性能的影响主要分为两个方面。
1、电极受被测介质的腐蚀或磨损,会改变两电极间的距离L。对式的L求偏导,可以得到测量误差。
2、电极在被腐蚀的过程中,电极上会出现相当大的直流漂移电压,使测量输出产生大幅度的波动,影响到测试的读数。
三、电极的表面效应。电极的表面效应分为表面化学反应、电化学和极化现象,以及电极的触媒作用三个方面。
1、表面化学反应。电极表面与被测介质接触后,为了抗拒被测介质的腐蚀,往往会形成一层薄的钝化膜 或氧化层。它们可能会提高电极表面的耐腐蚀性能,但也有可能增加表面接触电阻,导致仪器不能正常工作。
2、电化学和极化现象。由于目前普遍采用低频矩形波励磁,虽然能减弱极化电势的影响,但并不能完全消除极化电势干扰的影响。极化电势与液体介质性质以及电极材料性质有关。电化学现象容易在测量过 程中产生浆液噪声和流动噪声,引起仪表输出出现波动现象。为了避免或减小这个现象,可选配与被测 液体电化学和极化电势作用小的材料以及低噪声电极。
3、触媒作用。被测介质在电极的触媒作用下产生化学反应而影响测量。
四、电极的表面光沽度。电磁流量计电极接触被测介质的表面对于粗糙度要求非常高,一般都应该抛光处理。主要原因有三 个方面:表面光滑的金属在电解质中抗腐蚀性能较强;表面粗糙的金属,其产生的抗拒极化的氧化保护膜厚度不均匀,容易被颗粒状、纤维状等流体中的杂质划破,造成变动的直流电位,影响测量的稳定性;表 面粗糙的电极容易在测试过程中被被测介质中的杂质污染,表面容易被杂质附着结垢,影响测试效果。